3月25至26日,中法全球治理论坛在法国巴黎举行,论坛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法国外交部共同主办,圣清环保生态湿地领域首席科学家雷光春教授作为国家高端智库专家代表团成员,在大会上作了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治理模式的主题报告,并列席闭幕式。
在报告中,雷光春教授阐明了其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观点,并介绍了我司所做的相关工作。
他在报告中指出,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检验全球治理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为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政府签订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湿地公约、防治沙漠化公约及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多个多边环境公约,建立了29万多块自然保护地,但仍未能扭转生物多样性衰退的趋势。全球自然保护正在经历从关注物种种群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威胁及驱动因素、生态系统服务到对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
他认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对自然保护的重大理论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理念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下,追求的目标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而是人类社会与自然高度融合、天人合一的社会生态系统。因此,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战略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具一套完整的机制,是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全球治理的机制创新。
他还讲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成为当前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关于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中,第四至十三项共识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与环境议题,突出了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两国重申愿共同应对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保护领域挑战的共识,承诺全方位履行《巴黎协定》,并将共同努力,推动全球采取行动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迎接2020年底在中国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大会。两国将共同推动大气质量改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废弃物管理、水环境保护和土壤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政策对话与技术交流,鼓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参与。
据悉,雷光春教授团队一直深入开展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研究,并支持中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自2012年以来,雷光春教授作为圣清环保生态湿地领域首席科学家、中方专家,为法国开发署在中国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提供了科技支持。